什么是信托?
信托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关系,把自己的财产交由受托人管理,由受托人按照自己的意愿以受托人的名义为经营和管理,以实现委托的财产保值增值为目的的一种财产管理制度。
信托分为资金信托及私人信托,本文主要介绍私人信托。私人信托主要结构如下:
一是委托人。委托人就是根据自己意愿需要设立信托的人,委托人对于自己的财产或者财产权利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亲自管理的时候把自己的财产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受托人,由受托人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委托人设立信托的意愿是信托设立的基础,委托人设立信托意愿的起因可以说是各不相同。不管委托人的意愿是什么,目的都是想要委托受托人管理自己的财产以使自己的财产保值增值。
二是信托财产。信托财产是信托制度的基础,信托财产的来源是委托人的财产,委托人的财产经过委托转移到受托人处,至于信托成立后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有的认为在信托期间属于受托人所有,有的认为属于信托受益人所有。有的观点认为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于哪个主体不必深究,更加重视的应当是对于信托财产本身享有的权利最终归谁。
三是受托人。受托人就是根据委托人的委托管理信托财产及分配信托财产收益的人。受托人管理的财产的范围是相当宽泛的,委托人拥有合法权利的很多财产都可以成为信托财产。
四是受益人。信托收益人是信托财产的最终权利享有人。根据信托类型的不同,收益人也不同。在家庭信托中,收益人一般是家庭成员。公益信托的受益人就是符合公益信托设立目的的不特定的群体。
五是保护人。保护人就是保护信托受益人的权益不被侵犯的人。现代信托制度中,保护人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受托人疏于对信托财产的管理,损害了受益人的利益,那么,保护人可以为受益人的利益考虑而更换受托人。保护人一般是委托人信任的人或者委托人自己担任。
六是信托契约。信托契约是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签订的,受托人怎样管理及分配信托财产及相关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协议。只要协议的内容合法,不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则可以自由的约定协议的内容。
六是意愿书。意愿书是信托设立后委托人单方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权利行使方式。在信托契约约定了受托方对信托财产的管理分配方式后,如果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需要更改信托协议的部分内容时,委托人可以以单方面出具意愿书的形式来对信托协议的内容作出部分的更改。
以上就是信托完整的架构应当具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