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权投资中的“明股实债”及其法律风险

来源:北京精英股权律师网 时间:2020-01-15

      什么是股权投资中的“明股实债”及其法律风险?
 
      股权投资特别是私募股权投资中,经常出现“明股实债”的现象。所谓明股实債,是指在股权投资中,投资方名义上是以购买被投资方的股权或者被投资方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得到投资方购买新发行的股份的资金,投资方与被投资方双方约定不是以公司的经营业绩的盈亏作为投资股权的收益,而是在一段时间后以固定的收益作为投资方的回报,此种投资方法就属于明股实債的股权投资方式。
 
      明股实債的投资方式也是打着股权投资的幌子进行的,但是其实质是借贷关系而不是股权投融资关系,这种方式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约定固定的投资收益。既然是股权投资就应当与公司的经营业绩相挂钩,然后根据公司的经营业绩结合所持有的股权比例进行分红,公司盈利多的时候每股能够分到的股利也就多,公司亏损的时候,肯定就分不到股利。而明股实債却不论公司的经营业绩如何只是根据约定得到固定的回报,这个固定回报相当于投资的本金加上投资期间的合理利息。
 
      二是投资方虽然名为股东但一般不参与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管理。既然投资公司的股权,在投资后就是公司的股东,理当参与公司的经营和管理。但“明股实債”的目的就是取得投资款本金加固定利息的收益。其心在投资的利息取得而不关心公司的经营业绩,当然也不会参与公司的管理。
 
      以此种方式进行投融资,有很大的风险。一是在发生争议时,其投资回报难以获得法院及仲裁机构的支持。既然是股权投资,那么其收益应当取决于公司经营的业绩。在明股实債中,当投资方要求固定的收益时,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也许在经营业绩好的时候,法院可能支持得到投资方与拥有的股份相对应的分红收入,在公司经营业绩不佳时,就不会支持投资方的要求了。
 
       二是容易引起监管机构的注意,导致对投资机构的处罚。股权投资的监管机构一直以来是不承认明股实債的合法性的,这种投资方法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借贷金融秩序,也妨碍了正常的投融资的进行,一直是严厉打击的对象。一旦被监管机构发现,轻则警告、罚款,重则取消股权投资的资质,那就会得不偿失了。